《眼科新进展》
他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更是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帮助无数患者重见光明。如今,年近期颐的他身体硬朗,虽然只有右耳能听到声音,但是只要有人提出问题,他都认真倾听。如果有人问他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99岁的张效房将毫不犹豫地说:“工作。”
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这是张效房的座右铭。70多年来,他没有离开过眼科临床一线: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身体允许时坐门诊……作为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99岁的张效房见证了中国眼科事业从起步到飞跃的历程,并以一位老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证明在这个年纪,依然可以做很多事。
励志为人民服务
1920年,张效房出生于医学世家,六七岁时,当医生的这个念头已经在张效房心中萌芽。
而身为医生的父亲也一直教导他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于是抗日战争打响后,正在读高中的张效房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作为一生的事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不能到前线去打仗,那就学好医学,为国家服务。”
一个人在学问上能否有成,大多取决于他早年求学时奠定的根基。正所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1939年到1944年,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也是中国高教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张效房半工半读,努力完成学业。每一个露水盈盈的清晨,他和同学们在宿舍门外的叠翠峰早读;每一个星光灿灿的夜晚,他们仍在柴油灯下苦学。于艰难竭蹶中,为自己找到一张暂时安静的书桌。
年轻时的张效房
从医学院毕业后,张效房来到河南大学附属医院(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他自告奋勇去了眼科。新中国刚成立时,卫生条件差,沙眼患病率居高不下。张效房就领着一群眼科医生下乡搞沙眼防治,风餐露宿,为全国的沙眼防治做出示范。改革开放后,慢性病渐渐突出,白内障成为致盲首因。传统术式不易在基层推广,张效房引进国外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进行简化改进,至今仍在应用。“当时国内眼外科治疗基础薄弱,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955年5月,张效房开始攻克眼内异物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他夜以继日地对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进行系统研究,没有合适的手术器械,就自己设计,没有手术案例可以借鉴,为了这份光明的事业,他一点一点结合实际摸索。
经过不懈努力,张效房改进、创新发明了30多项眼内异物手术专用的器械、手术方法,而这些发明他并没有申请专利。“我认为没有必要,经验是从病人身上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方法推广开来。”后来,张效房所编写的《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出版,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系统探讨眼内异物的专著。这些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大量患者免于失明。
由于张效房在眼科医学界的突出成就,他经常被国外邀请讲学、做报告。一些大学甚至开出各种优厚条件希望他留在国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我哪儿也不去。我没什么成就,我的经验都是从一个一个中国病人身上获得的,我要报答生我养我的地方。”张效房说。
张效房参与编写的部分书籍及杂志
最难管的病人
张效房的身体状况总是牵挂着周围许多人的心,因为看起来铁打的他,其实已经做了十几次手术:肾脏摘除、脑部支架、胸部肿瘤……而每次他都以超越常人的豁达度过危险,同事们都笑他越做越勇敢。有一次到美国开会回来,他感觉到头疼,下了飞机没有回家直接到医院,当时脑部就做了搭桥手术,可这样他也依旧没有闲下来,手术后没多久就回到医院上班。
正是这次手术,让他留下了后遗症,导致了他的听力有所受损。从那以后,面对病人时,他都会歉意地表示让对方说话大点声。
2004年,张效房不幸查出患了肾癌,直接切掉一个肾。然而,他生病住院时也依然坚持留在工作岗位上。张效房每次住院都是在自己工作的医院,虽然他是医院里最德高望重的医生,但他从来不接受医院的特殊安排。为他治病的同事表示,十几年前住院的时候,他只说了一个要求,给他一张能写能看的小桌子就行。
张效房在修改稿件
“他在住院的时候会跑去查房,有时候也会到门诊去坐一坐诊,如果几天不工作,他就会着急。他虽然是我们的病人,我们有时候会开玩笑说医生才是最难管的病人。”护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