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昆明信息港讯 近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同时,教育部还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进一步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
近视防控需要政府、医院、学校、家庭、学生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正确的认识是科学防控的第一步。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昆明爱尔眼科医院院长许江涛,为儿童青少年近视常见问题进行了答疑。
问题一:家长觉得孩子没有近视等视力问题,就不需要做眼科检查吗?
“答案是否定的。”许江涛表示,家长是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比如注视距离近、容易摔跤、歪头斜眼视物、光线变暗时走路不自如等等)来发现问题,但是家长本身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有时孩子有没有视力问题家长是难以判断清楚的,因此视力的问题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小儿眼科医生来判断。
问题二:儿童视力下降就是近视吗?
儿童近视非常常见,但并不是所有后天性视力下降都是近视。“孩子发生视力下降,我们需要排除非近视因素引起的视力下降。同时,早期的近视现象可能并不是真的发生近视了,需要规范的验光检查(即在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散瞳后做视网膜检影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这种情况是不需要、也不能戴眼镜的。”许江涛介绍。
问题三:儿童近视戴镜后能把视力矫正到正常,是不是就不需要定期复查了呢?
“我遇到过这样的孩子,戴镜2-3年才来复查,再次就诊时已经增长成为高度近视了。不按时复查,让这些孩子错过了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时机,造成了终身遗憾。” 许江涛表示,儿童青少年发生真性近视后,虽然不能逆转,但近视度数仍会继续增加。“在定期复查过程中,小儿眼科医生会根据孩子变化的情况适时改变矫正和控制手段,以达到良好的近视防控效果,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后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问题四:听说近视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检查预测,是真的吗?
许江涛表示,如果近视不可避免,那么至少可以通过检查手段,了解孩子近视发生的风险程度,从而有意识地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其近距离用眼时间,规范其用眼习惯。“通过这些行为干预,尽可能推迟近视发生的时间,可以尽量避免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
许江涛介绍,具体检查是这样的:半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进行屈光筛查,大致了解其生理性远视储备情况;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对其眼轴和角膜屈光度进行测量,以了解孩子的眼球发育情况,判断其近视发生的风险程度。
相关知识点:
很多家长疑惑,究竟什么时候去做眼科检查。这里,许江涛给家长们提供了大致的时间表:
(1)父母为高度近视眼或有近视眼遗传家族史的儿童,婴幼儿期即需要进行屈光筛查,必要时每半年检查1次;
(2)所有孩子在3~4岁之间均应做一次较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位、眼球结构、屈光状态筛查、眼球生物值测量;
(3)6岁孩子入学前,再次行全面检查:除前述项目外,同时做散瞳检影验光检查。
【来源:昆明信息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