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民营眼科医院市场前景广阔,行业与公司的共鸣有望脱颖而出。”
这篇文章是一篇IPO早知道的原创
作者||韩寒
根据此次IPO,华夏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眼科)将于今日(24日)召开上市委员会会议审议并冲刺上市创业板IPO,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华夏眼科的招股说明书(会议拟稿)显示,华夏眼科本次拟公开发行6000万股,占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10.71%,拟在募集资金7.79。 1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天津华夏眼科医院(6100万元)、区域光学中心建设项目(2.3亿元)、现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8400万元)、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项目(2.04 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 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备受资本青睐的民营眼科医院赛道终于有了顺应新趋势,华夏眼科此次能否通过上市委员会审核,成为继爱尔眼科(300015.SZ)之后第二家专注眼科医疗服务业务的A股民营眼科医院,值得期待由资本市场。
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实现快速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华夏眼科是一家专注于眼科专科医疗服务的民营医疗连锁集团,为国内外患者提供眼科诊疗服务。疾病 建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及其他眼科医疗服务,涵盖白内障、屈光、眼底、斜视及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肿瘤、眼外伤等8大眼科亚专科??及眼科 轻型普通眼科诊疗服务系统。
从公司股权结构来看,华夏眼科的第一大股东为华夏投资,持股比例为34.10%。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长苏庆灿直接持股34.05%,而苏庆灿直接和间接持股68.16%,中国眼科在回复深交所问询时也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和公司经营过程中,苏庆灿被认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从发展规模来看,华夏眼科是众多民营眼科医院中发展最快的企业。截至目前,华夏眼科已在全国开设了53家眼科专科医院,覆盖17个省、45个城市,覆盖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广大地区。与业内众多区域性民营眼科专科连锁医院相比,华夏眼科实现了从区域经营到全国连锁的跨越。国内市场连锁民营眼科医院数量仅超过爱尔眼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华夏眼科的经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华夏眼科分别实现营收21.46亿元、24.56亿元、25.15亿元。利润1.38亿元、1.82亿元、3.21亿元,公司盈利能力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
高毛利率让眼科医疗业务变得甜蜜。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华夏眼科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0.80%、40.19%和41.72%。业务毛利率较高,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近半数医院仍处于亏损状态
然而,虽然近年来各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但公司的收入来源高度依赖于子公司——厦门眼科中心等大部分下属医院还没有摆脱亏损。截至2020年底,厦门眼科中心实现净利润2.39亿元,占华夏眼科当年净利润的70%以上。
据了解,华夏眼科开设的53家眼科专科医院中,2020年仍有24家眼科专科医院处于亏损状态。部分医院还处于市场培育期。在运营初期,医院装修支出和设备购置有较大的折旧和摊销规模。同时,面临着医生、护士等人员的人工成本。医院在未达到一定的营业收入规模之前,就会处于亏损状态。
因此,如果厦门眼科中心医院遇到经营困难或其他事故,将对华夏眼科的经营业绩造成严重打击。其次,下属医院扭亏为盈,会影响到医院自身的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对引进、团队稳定性、资金状况的要求都很高,可复制的扩张盈利模式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华夏眼科自身的经营状况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此外,厦门眼科中心作为“支柱”,长期以来一直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作为其医疗机构的名称,确实为其业务增添了不少优势开拓医院市场。 ,吸引顾客,建立品牌知名度等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如果厦门眼科中心不能继续使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作为开展业务的医疗机构名称,如果该名称不能用于牌匾或医学文件显示,厦门眼科中心可能会对公司的客户发展、品牌形象、盈利能力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据了解,厦门眼科中心继续使用高校眼科中心作为其公司名称的合规合理性受到深交所质疑。公司介绍,厦门眼科中心于2006年与厦门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厦门大学的非附属医院,并使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名称。双方于2016年续签合作协议,协议有效期五年,将于2021年10月26日到期。